下颌骨重建术中与钉板选择及使用相关的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有:
1.移植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
钛钉和钛板的选择、植入位置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钛板无法承担应力或承担应力不均,会造成移植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
2.骨吸收
下颌骨重建板的应力遮挡作用也可导致移植骨局部吸收。
3.钛板外露
下颌骨重建板与软组织瓣复合使用的适应证把握不当可引起钛板外露,包裹钛板的软组织瓣,应保证足够厚度并且无张力。
4.钛钉松脱
术中由于使用动力工具时手持不稳定或动力工具误差,容易造成钛板钛钉松脱。为避免钛钉松脱,术中应选择厂家配套的工具,提倡微创操作,注意动力设备打孔过程中全程冲水冷却。动力工具旋转运动类的手机输出的径向圆跳动应满足,当设定转速≤3000r/min时,不大于0.20mm。[2]
5.钛板断裂
主要与术中钛板的塑形操作不当相关,术中应选择厂家配套的工具,按照步骤进行钛板弯折,尤其注意避免反复弯折,钛板反复弯折可导致金属疲劳、划痕、应力集中等导致弯板过程中或是术中,术后断裂;缺乏骨支撑的下颌骨重建板必然发生断裂,不进行骨移植的单纯下颌骨重建板植入不应作为下颌骨缺损的永恒修复方式。